什么是线控转向?
浏览量:2025-03-17 浏览量:104

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是一种先进的转向技术,通过电信号替代传统机械连接的转向技术,取消了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物理传动轴,仅通过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电机实现转向控制。

 

与传统转向系统相比,线控转向有质量更轻,路面冲击更小,噪声更低且隔振效果更强等优点。由于取消了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车辆的总体布局更加灵活;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向角度、横向加速度等信息,实时调整转向助力的大小和特性,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转向更加沉稳,在低速行驶时转向更加轻便,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可与其他主动安全系统(如电子稳定程序 ESP、自动紧急制动 AEB 等)深度集成;减少了大量的机械部件,如转向柱、万向节、传动轴等,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故障概率。

线控转向系统的特点包括:

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冗余设计:

去除了转向柱等机械连接,避免了撞车事故中转向柱对驾驶员的伤害;智能化的 ECU 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判断驾驶员的操作是否合理,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当汽车处于极限工况时,能够自动对汽车进行稳定控制,提升被动安全性。

通过双电源、双通信、双硬件等冗余架构确保系统可靠性,即使部分模块失效仍能维持基本转向功能 

改善驾驶特性,增强操纵性:

基于车速、牵引力控制以及其它相关参数基础上的转向比率不断变化,低速行驶时,转向比率低,可以减少转弯或停车时转向盘转动的角度;高速行驶时,转向比率变大,获得更好的直线行驶条件。

改善驾驶员的路感:

由于转向盘和转向车轮之间无机械连接,驾驶员 “路感” 通过模拟生成。可以从信号中提取最能够反应汽车实际行驶状态和路面状况的信息,作为转向盘回正力矩的控制变量,使转向盘仅向驾驶员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为驾驶员提供更为真实的 “路感”。

优化车内空间布局:

没有了传统的转向管柱等机械部件,为机舱内其余零部件的布置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也使得车内的设计可以更加灵活,例如可以实现更大的方向盘管柱伸缩范围,释放更大的驾驶位空间。

 

高效响应与节能

电信号传输延迟低至毫秒级,响应速度远超传统液压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无机械传动损耗,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有资料研究显示,2025年将成为国内线控转向量产元年,随着法规标准的完善以及智能化的催化,线控转向有望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市场前景广阔。当前,线控转向市场份额领先及产品落地速度较快的国产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如一些核心Tier1 公司。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将促使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线控转向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线控转向技术正在不断的升级与完善:

为了满足更高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线控转向系统的冗余设计在不断优化,如采用多重安全冗余设计,包括双重供电、双重通信、双重硬件和双重软件等。另一方面,路感模拟技术将不断改进,以提供更逼真、更符合驾驶员期望的路感体验。同时,转向电机的性能也将不断提升,以满足更高的功率要求和更精准的控制需求。

此外,线控转向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的核心部件之一,未来将与自动驾驶系统、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等深度融合,实现车辆的自动化转向控制,为自动泊车、换电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智能驾驶功能提供更精准、更可靠的转向支持,提升车辆的整体智能驾驶水平。


和利时深耕智能底盘产线智能制造领域多年,专业高效的技术团队和丰富成熟稳定的案例经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非标智能装备生产线,助力智能底盘的高速发展,可提供线控转向智能化解决方案。


相关新闻